作为来自欧洲的传统美食瑰宝,伊比利亚火腿备受全球美食爱好者的推崇,其行业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如今,伊比利亚火腿行业拥有17,600个农场、70家屠宰场和超过1,100家火腿加工和制作工厂,经济规模超过22亿欧元。2021年,伊比利亚腌制火腿和前腿的出口额达到了5亿2588万欧元,出口量则达到了5万吨以上。
基于此背景,在欧盟和农业、渔业和食品部的鼎力支持下,伊比利亚猪肉产业联合组织(ASICI)开展了为期三年的“伊比利亚火腿,欧洲世界大使项目(Jamones Ibéricos, Ambassador World Project)”,在除西班牙外的法国、德国、墨西哥和中国等重要市场的消费者中传播伊比利亚火腿文化。作为伊比利亚火腿行业史上最为重要的国际推广,该项目于上个月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多个重要城市举办线下活动,旨在唤醒1.1亿中国消费者的伊比利亚感官,同时实现中国市场出口额增长60%以上的目标。
顾名思义,伊比利亚火腿源自伊比利亚半岛,那里是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区域之一。这有助于维护伊比利亚半岛典型的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系——德埃萨牧场。这是由人类世代延续活动保留的自然资源,是维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之间平衡的典范,是创造可持续生态体系独特模式的完美象征。作为最古老的生态体系,德埃萨牧场成为孕育独特伊比利亚火腿的摇篮,如今更成为绿色循环经济的典范。
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分布着三百五十万公顷的土地,被用来制作成橡果饲养伊比利亚火腿的伊比利亚猪就在这片沃土上自由生长。伊比利亚猪的品种类型也有着详细划分:母本和父本皆为100%伊比利亚品种的猪是100%纯种伊比利亚;母本是100%伊比利亚品种,父本是50%伊比利亚品种,他们的后代是75%伊比利亚品种;母本是100%伊比利亚品种,父本是杜洛克品种,他们的后代是50%伊比利亚品种。
伊比利亚火腿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也是重要一环,要达到伊比利亚火腿生产的质量标准(RD 4/2014)需要至少20个月,但真正的制作周期往往要长于它数年。在经历3年、4年、5年甚至6年的加工和腌制后,人们才终于得以品鉴伊比利亚火腿独特的香气和风味并等待的珍贵和重要。
根据品种(100%、75%或50%伊比利亚品种)和饲养原料 ( 橡果、谷饲散养和谷饲),ÍTACA会为每件产品分配一个特定的标签。消费者只需关注标签,便能知道购买的火腿是属于哪一个类别,且能够了解它们符合伊比利亚质量标准(带有ASICI标志)或是受保护的原产地名称(带有相应的DOP标志,由各地的监管委员会管理)的火腿。
伊比利亚火腿共有4种标签颜色,分别是黑色、红色、绿色和白色,这种颜色分类基于伊比利亚猪的品种和饲养原料以及接受的动物管理。例如黑色标签代表由橡果饲养的100%纯种伊比利亚猪生产的火腿;红色标签代表由橡果饲养的75%或50%的伊比利亚猪生产的火腿;绿色标签代表着由谷物饲养放养的伊比利亚猪(100%纯种、75%或50%均可)生产的火腿;白色标签代表由谷物饲养的伊比利亚猪(100%纯种、75%或50%均可)成产的火腿。
关于ASICI
伊比利亚猪肉产业联合组织(ASICI)是一个非营利性、跨专业农业食品组织(OIA),代表着占伊比利亚生产95%以上的(畜牧)生产部门(畜牧业者)和(产业)转型部门。ASICI创建于1992年,于1999年作为伊比利亚猪肉领域的跨专业农业食品组织得到农业部、水产部和食品部的认可。